近年來,河南省方城縣博望鎮已有28個行政村形成黃金梨拳頭產業,畝均種梨收入在20000元以上,最高的達到30000元,農民人均收入中,特色產業的比重占到80%以上。博望鎮黃金梨種植專業村——前荒村90%的耕地種植黃金梨,90%的農戶參與黃金梨產業,農戶90%的收入也來源于黃金梨,現有黃金梨3000多畝。黃金梨這一產業,帶動群眾人均年收入達1.5萬元左右。
黃金梨樹“生黃金”,冬季賣梨真火爆。“進入臘月以來,俺的有機黃金梨銷售可火爆了,每天都有專人往快遞公司運梨,廣州、南京的兩家有機食品有限公司就通過快遞運走2500多件。深圳的兩家大型超市派人前來購貨,可惜庫存量太少,只能少量供給。為明年著想,他們當場與俺簽訂了1500噸分期供貨合同”。正指揮工人往汽車上裝梨的河南省人大代表、方城縣博望鎮博望坡有機黃金梨專業合作社經理鄭海鷗說:“按照合同預約,這車梨是往方城送的啊”!
2002年,博望鎮摸準市場脈搏,看準農業發展方向,率先引種原產韓國的黃金梨,已發展2.2萬畝,成為豫西南最大的黃金梨示范基地,南陽市特色產業示范鎮。博望鎮首先在培育發展上做文章,鎮政府專門成立了特色產業辦公室,專門負責黃金梨產業的指導、服務工作。
幾年來,當地投入專項資金1800多萬元,以前荒村為例,運用扶持的500多萬元項目資金修路、打井、建冷庫,種梨面積由剛開始的200多畝滾動發展到3200畝,達到了“人均一畝園,收入三萬元的目標”。
2008奧運會開幕之前,鎮政府敏銳地捕捉到奧運健兒對優質水果的需要,就及時溝通協調,把高山峰種植的20噸黃金梨推薦出去,結果一炮打響,“博望坡”牌黃金梨被定為奧運會專用果品,在上海舉辦的世博會以及南陽市承辦的全國農運會上,博望的黃金梨又通過“窗口”作用,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咋能把黃金梨種好?博望鎮林果專業合作社社長說:“首先是要把好各個技術關口,俺在推廣運用全套生產技術的前提下,連梨樹在什么時間、多高溫度下澆水,用水量多少為最佳都作過試驗,在病蟲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有什么要領,熬制土農藥的比例及用藥數量等都是關鍵中的關健”。
博望鎮在有機梨生產中正是把好了技術關口,才實現了產量、質量同步增,口碑、效益雙突破。
胡家荒黃金梨專業合作社、時運林果專業合作社所屬農戶生產的黃金梨先后通過有機果品認證,有了通向國際、國內市場的“特別通行證”。
黃金梨特色產業初具規模,產業區農民靠種梨走上了金光大道。如何讓黃金梨產業在精準扶貧中“唱主角”,實現產業扶貧的目標?博望鎮黨委書記張金付說:“近年來,博望鎮把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扶貧緊密結合,動員項目區內有一手種梨技術的黨員每人幫帶三至五戶貧困戶發展梨產業;要求村組干部發揮率、帶作用,在傳技術、搞服務、幫銷售上真情真意提供幫扶;引導幫扶沒有種梨的貧困戶勞力到產業園里務工掙錢,全鎮有140名貧困勞力經常到梨園打工,人均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最高的達到萬元以上。黃金梨產業成了博望鎮脫貧攻堅的金鑰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