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南寧市柑橘黃龍病防控工作現場會在武鳴區召開。記者從現場會上獲悉,我市將持續推進全市柑橘黃龍病防控工作,全面提升柑橘產業地位,為做大做強柑橘產業安全、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科學合理布局 助推產業發展
近年來,南寧市根據南寧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全面實施南寧市“10+3”特色經濟作物產業提升行動,制定實施南寧市特色水果“一中心兩板塊”產業發展五年規劃,構建以做強香蕉產業為中心,突出柑橘、火龍果兩個板塊的產業布局,充分發揮了南寧柑橘的特色優勢。南寧柑橘產業由當初的零星、小面積種植,粗放管理,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種植,引進、繁育、推廣晚熟雜交柑、沃柑、 茂谷柑等為主,兼顧發展其他品種的種植,打造廣西最具特色的柑橘產區和全國有名的晚熟雜交柑橘產區。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南寧市柑橘面積74.5萬畝,產量65.02萬噸,其中沃柑面積63萬畝,產量48.5萬噸,產值30.6億元,主要分布在武鳴39萬畝、上林3.5萬畝、馬山1.2萬畝、隆安4.3萬畝、邕寧2萬畝、西鄉塘3.6萬畝、賓陽3.4萬畝、橫縣3.4萬畝,青秀、江南等縣區約2.6萬畝。
培育新型主體 突出龍頭帶動
南寧市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構建新型經營體系,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鼓勵和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做大做強,促進現代果業加快發展。在政府體制機制創新政策刺激下,通過項目資金扶持,新型經營主體發育較快,以桂潔公司、桂柑果業、鳴鳴果業、煙農公司、濱地公司等為代表的柑橘標準化生產基地已逐步形成,不斷提高柑橘產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化生產、產業化經營。以企業化、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為主的新型柑橘經營主體正在形成,基地果園經營情況得到有效改善,全市集約化經營果園面積比率達80%以上。
加強技能培訓 護航產業發展
南寧市通過以培訓為抓手,立足提升傳統農民、培養新型農民,加強技能培訓,建立健全培訓體系,著力培養一批有文化、善經營、會管理的現代農業帶頭人,多次組織有關經營主體業主、種植大戶、果農等開展柑橘產業技術專題培訓和防控柑橘黃龍病產業扶貧培訓,近年來共培訓農村經濟組織負責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種養大戶及果農6.5萬人次。進一步提升柑橘栽培管理水平和柑橘黃龍病重大病蟲害防控能力,制定了《南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南寧市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控實施方案的通知》,重點加強柑橘黃龍病普查監測,科學劃分柑橘黃龍病發生區域,分區分類指導防控工作,為全市柑橘產業安全、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下一步,南寧市將進一步優化品種種植結構,突出發展特色差異化,堅持科學有序發展晚熟柑橘;規范良種良苗繁育,強化種苗檢疫監管;加強標準果園建設,提升質量安全水平;提升重大病蟲害防控率,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打造高品位、高標準、高品質的“南寧柑橘”品牌。力爭再用2—3年將全市建成廣西乃至全國最具特色的優質晚熟柑橘產區。